我对意大利美食的系列的报道,辅以幽默轻松的简笔画,深得意大利某驻华总领事的赏识,特地写感谢信称赞我对中意文化交流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我轻松应对复杂的工作和人情世故,早晨固定半小时听意大利广播,晚上固定半小时跑步和瑜伽。
我自律阳光,走路带风,言语温软有力,魅力四射。
那次,跟随外交团出访美国休斯顿的一个全球经济会议。
正在休斯顿工作的罗阳约我喝咖啡。
五年不见,美国的甜食高热量让他圆润不少。当初为了尽快拿绿卡,心高气傲的他屈身签下位于休斯顿郊区的一家规模不大的食品贸易公司,在美国站稳脚跟后,正在考虑跳槽。
简短寒暄后,他向我索要一个国际科技公司亚太区总裁的E-mail。
“小羽,我查过报道了,你采访过他,你说巧不巧。”他迫不及待托出底牌。
他没变,还是那么现实,做事直奔某种目的。
“那是一篇组合式综述报道,涉及你说的那位被采访者,是我同事做的。我只负责了报道里意大利奢侈品牌部分的调研采访。”我解释。
现实讽刺,初恋相见,居然要用这么官方的解释保全体面。
“那也简单,你问同事要下可否?”
罗阳并没有放弃,他甚至有些着急,我能理解那种想改变当下不如意的迫切心情。
“对不起,我们其实都不便泄漏被采访者的信息,职业要求,还望理解。”
我已丧失耐心,早知如此难堪,我便不会拒绝和同事一起逛休斯顿二手市场,来见一个这样世故的故人。
罗阳从两眼放光充满期待,到倍感失望地倚靠沙发,整个交谈过程不到半小时。后来,他接了一个女士的电话,从亲密的言辞判断,应该是他的那位她。
结账后请咖啡店帮忙叫了计程车,我问罗阳要不要搭一程,我住的酒店恰巧路过他公寓附近。他迟凝一下,拒绝了,说搭乘巴士很方便。
彼此说再见,其实见不见,都无甚意义。
后来我从高中同学的口中得知,罗阳的那位她,是老家一家医药公司董事长的千金。当年和我分手时,双方家长正在为他俩牵线搭桥,之后二人携手出国,共赴大好前程。
不料两年后,女孩的父亲因牵扯一桩部级领导的受贿案件被捕,公司被查封,女孩继承父亲衣钵的希望落空又徒增诸多风险,就决心留在美国不再回来。
彼时,罗阳母亲希望儿子和女孩分手回国求职。罗阳在父母和女孩之间挣扎周旋许久,最后因女孩怀孕,不得不在美国草草找一份工作。
这些在见面时,罗阳怎会亲口告诉我?
当然,我也没有告诉他,我已经和于浩南订婚了。
更没告诉他的是,我当年梦到的668分和那个男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1.
想当年,于浩南在老家的省司法厅众星捧月,我在北京勤勤恳恳做小编辑。
他说,我们在一起吧。我说,可我再也不想异地恋了。
隔年他拿着一张政法大学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书,搂着我的肩膀到北京的学校报到。
在一个天空碧蓝如洗的午后,阳光照的人皮肤痒痒。
我躺在草坪上,摸着他那张帅气英武的脸,进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对话——
“于浩南,我发现是你学霸耶,自学意大利已经很魔幻了,居然考博士也跟玩儿似的。”
“本来就是学霸啊,我当年是以全国最高分上的军校,同学们笑我考太高浪费了分数,对不起考神。”
“你高考多少分?”
“668!”
“668!天啊,怎么可能!”我实在不敢相信。
“亲爱的程大记者,你可以去翻翻老家电视台的影像库,我高考那年还采访过我。全省第三,不是瞎吹。”
光天化日下,我不顾廉耻地扒开他的毛衣,解开他的衬衣扣子,只见胸膛上,一块小小的红红的胎记,我小拇指指尖刚刚覆盖住它。那是他与生俱来,为了找到我才特地刻下的印记吗?
我梦里的男孩,终于找到了!
如今,他已留校任教,我们在老家订婚,在北京共筑爱巢,准备装修完工就举办婚礼。
我要感激罗阳。尤记得他的分手赠言:“蛮残酷的,我们一点点疏远,不是不喜欢,是差距越来越大。”这句话连同他当时不屑的表情,我都记忆犹新。
他让我明白,爱的卑微是错,看轻自己甘为附属,更是错。
我更要感谢,不,最最最感谢的,是我命里梦里心坎里的——于浩南。
他勤奋努力,他品性端正,他内心丰盈,他正直善良,他孝顺长辈,他毫不世故……
他让我明白,我努力时,那些本以为看不到风景就在路上,那些本以为见不到的人也在路上。
唯有自尊自强,才能等到幸运的北极光。
他吸一口北京城的湖光山色,把脸埋在我的脖窝里,吸口气说:“香甜味的,和我梦里的味道一样。”
他在我的梦里,是个摘下胸前印记送给我的人。他叮嘱我,记得来找我。
我在他的梦里,是个荡秋千的姑娘,摔下来砸在他身上,香甜味的。
我们,天作之合,门当户对,不能再般配。
我指的门当户对,不仅仅是房子、车子、金钱、地位、容貌,更重要的是性格品德、努力程度、学识高低、精神层次、世俗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