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408页(5088字)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DA)是指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婴幼儿及育龄期妇女明显增高。
【铁的代谢】
1.铁的分布:正常人体内铁的总量为3~5g(男性约为50mg/kg,女性约为40mg/kg)。铁在体内的分布如表4-17。
表4-17 正常人体内铁的分布
2.铁的来源和吸收:正常情况下,人体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1.5mg铁,孕、乳妇2~4mg。含铁丰富的食物有肉类、肝、血制品、蛋黄、豆类、海带、紫菜、木耳、香菇等。肉类食品中的肌红蛋白所含铁可完整地直接被吸收,吸收率可达20%,植物铁多为三价的胶状氢氧化铁,易与植物中的植酸、单宁酸等结合为不溶性的铁复合物,影响吸收,吸收率为1%~7%。铁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当缺铁时,空肠远端也可以吸收。铁的吸收受食物铁状态(二价、三价铁)、胃肠功能、体内铁贮量、骨髓造血状态及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乳酸等)的影响。正常人铁的吸收率约为10%,当缺铁时吸收率可达30%~40%。
3.铁的转运和利用:经肠黏膜吸收的亚铁(Fe2+)大部分被铜蓝蛋白及其他亚铁氧化酶氧化为高铁(Fe3+)后,与细胞内的转铁蛋白结合,形成转铁蛋白复合体即血清铁,并将铁运送到需要的各组织中,主要是骨髓中幼红细胞,在细胞内铁与转铁蛋白分离,再次还原成二价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剩余部分的铁与细胞内去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存留于细胞内。3~5天后随肠黏膜细胞的更新而排出体外。
4.铁的储存与排泄:人体内铁除身体利用外,多余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肝、脾和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储存铁与动用铁维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当机体需铁量增加或排铁量过多时,可由储存铁给予补充;同时肠黏膜对铁的吸收增加。正常人每天的排铁量甚微,成年男性每日为0.5~1mg,女性为1~2mg,主要随胃肠道上皮细胞、胆汁等排出,泌尿生殖道及皮肤、汗液、脱落细胞亦可丢失极少量的铁,育龄妇女主要通过月经、妊娠和哺乳而丧失较多的铁。一般一次月经丢失铁约27mg,一次妊娠丢失铁700mg,整个妊娠平均每日丢失量为2.5mg。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期,妇女在月经期、妊娠和哺乳期需铁量均增加,若食物中缺少铁剂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婴幼儿若不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蛋类、肉类、肝等辅食,则极易发病。
(2)铁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由于胃酸分泌不足及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而迅速进入空肠,从而影响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时胃酸缺乏而影响铁的游离化。慢性腹泻、慢性肠炎、Crohn病等均可影响铁的吸收。此外,某些药物也可影响铁的吸收,如制酸剂中的碳酸钙和硫酸镁,H2抑制剂等。
(3)铁丢失过多: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失血使铁丢失增加的最常见的原因,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食管静脉曲张、溃疡、胃炎、胃肠道肿瘤、息肉、钩虫感染、痔疮等)、月经量过多、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咯血等,都会造成铁的大量流失,每失血1ml丧失铁0.5mg。此外,妊娠期平均失血1300ml(约680mg铁)需补铁2.5mg;妊娠后6个月,每天需要补铁3~7mg/d;哺乳期铁的需要量增加0.5~1mg/d。献血者每次献血400ml约相当于丢失铁200mg。
2.发病机制
(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储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降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铁和红细胞内铁缺乏。
(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游离原卟啉增多。
(3)缺铁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缺铁使许多含铁酶或含铁蛋白质活性降低,如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肌红蛋白等,导致细胞代谢及细胞呼吸障碍,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以及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
【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表现由原发疾病表现、贫血的一般表现和缺铁的特殊表现组成。
1.缺铁原发疾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钩虫感染或痔疮等出现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腹痛,女性月经量增多,肿瘤性疾病出现机体消耗的表现。
2.贫血的表现:参阅相关部分。
3.特殊表现
(1)神经精神系统:可见于本病,尤其是小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兴奋、易动、学习成绩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异食癖。约1/3患者出现末梢神经炎,严重者可出现颅内高压、视神经水肿、智能障碍等。
(2)上皮组织的表现:皮肤干燥、角化、萎缩、无光泽;毛发干枯、易断易脱;指(趾)甲扁平无光泽,甚至出现反甲;口腔炎、舌炎、舌面光滑、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严重者出现吞咽困难。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典型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也可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血片中可见典型的中心淡染区扩大,红细胞体积较小。严重病例可出现三系细胞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胞浆少,体积小,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的表现。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骨髓涂片染色示骨髓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
3.生化检查:血清铁(SI)低于8.9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TIBC),大于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小于15%;血清铁蛋白(SF)测定可准确反映体内储存铁情况,低于12μg可作为缺铁依据,但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炎症、妊娠等。此外,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升高,常大于4.5μg/gHb,提示血红素合成障碍。
【诊断】 仔细询问及分析病史、加上相关检查,确定诊断一般不困难。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具备下列2项以上指标即可确诊:①有明确的病因和临床表现;②血清铁<10.7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③血清铁饱和度<15%;④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0%;⑤红细胞游离原卟啉>4.5μg/gHb;⑥血清铁蛋白<12μg;⑦铁剂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
1.海洋性贫血:常有家族史,血片中可见靶形细胞,患者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骨髓可染铁增多。
2.慢性病贫血:血清铁虽然降低,但总铁结合力不会增加或降低。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数量减少,巨噬细胞内铁粒及含铁血黄素颗粒明显增多。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不多见。好发于老年人。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骨髓中铁颗粒及铁粒幼细胞明显增多,可见多数环状铁粒幼细胞。
【治疗】
1.病因治疗:尽可能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是纠正贫血、防止复发的关键环节。如钩虫病的驱虫治疗;月经过多的妇科治疗;婴幼儿、青少年及孕妇需改善饮食,以补足机体需要;恶性肿瘤应行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
2.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铁剂的补充以口服为宜,每天服用元素铁150~200mg即可。常用的是亚铁制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由于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铁剂胃肠道反应重,现已不常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铁剂既易吸收又很少胃肠道反应,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每次0.1g,每日3次;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每次150mg,每日3次;硫酸亚铁控释片(福乃得)每次1片,每日3次等。
在铁剂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口服铁剂宜进餐时或进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忌与茶水同服,以免茶叶所含鞣酸与铁结合形成不溶解的络合物,影响铁的吸收。
②维生素C、胃酸、肉类、氨基酸等利于铁的吸收,故服用铁剂时可同时服用;不利于铁吸收的食物又牛奶、茶、咖啡、蛋类、植物纤维等,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应避免与铁剂同时服用。
③口服液体铁剂时,可用吸管,以免染黑牙齿。
④服用铁剂后大便可呈黑色,是由于铁与肠道内硫化氢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致。
⑤服用铁剂后,患者自觉症状很快恢复,网织红细胞一般与服后3~4天上升,7天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于2周后明显上升,1~2个月达正常水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以补足体内储存铁。
若铁剂治疗3周后无良好反应,则应考虑:①原有诊断是否正确;②病因是否去除;③有无铁剂吸收障碍的情况;④铁剂剂量不足。
(2)注射铁剂:如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改用注射铁剂:①胃肠道反应严重而无法耐受;②消化道吸收障碍,如胃大部切除、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等;③严重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④须迅速纠正贫血者,如妊娠晚期,择期大手术者。
常用的是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肉注射。注射铁总剂量的计算方法:患者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g/L)×体重(kg)×0.33,首次剂量50mg肌注,如无不良反应,第二次剂量增至100mg,以后每周注射2~3次,直至达总量时停止。
注射用铁剂常见的副作用有局部肿痛、肌肉、关节痛、头痛、淋巴结炎、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进行肌肉注射时宜采用深部肌肉注射,并经常交替变换注射部位。如局部形成硬结,可采取湿热敷以促进消散、吸收。
【预防】 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可以预防的。主要重视营养知识教育以及妇幼保健工作,对婴幼儿及早添加富含铁剂的辅食,如肝脏等;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补充少量铁剂;妇女月经量过多,应积极治疗;在钩虫流血地区应进行驱虫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