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蛋鸡饲养技术手册》第441页(1434字)
鸡痘(FP)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前者以皮肤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名鸡白喉。两种类型的鸡痘可同时发生。
病原 为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的成员,如鸡痘病毒、火鸡痘病毒、鸽痘病毒均有相同的形态,成熟病毒粒子为砖形。其基因组为线性、双股DNA。可在鸡胚中生长繁殖,在尿囊膜上形成痘斑。所有禽痘病毒均共有一种核蛋白抗原,但在抗原性和免疫性上存在一定差异,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
流行病学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家禽中以鸡的易感性最高,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都可感染,以雏鸡和育成鸡最常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初到秋季的蚊虫发生季节多发。鸡痘病毒主要通过蚊或其他吸血昆虫传播。也可通过泪管到喉部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也能通过皮肤和黏膜的受伤部位侵入体内引起感染。感染源主要来自病鸡发痘部位脱落的痂皮和渗出物等,以及被污染的环境。
症状 皮肤型主要是皮肤无毛部位,如冠、肉髯、眼睑、喙角、翼下、肛门周围、腿部皮肤等处形成痘疹。初期为小型白色水泡样隆起,逐渐增大,形成黄褐色疣状丘疹。发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后期发痘部位干燥,形成痂皮,脱落。发痘仅限于皮肤,一般呈良性经过,3~4周恢复。死亡虽然很少,但可导致发育迟缓,可见产蛋率降低。如与霉形体、葡萄球菌或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则病程延长,死亡较多。黏膜型主要是在眼结膜、咽喉部、气管等黏膜上出现溃疡性或白喉样黄白色病灶,可出现结膜炎或失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窒息等。死亡率较高,有时可达30%~50%。即或不引起死亡,也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
病理变化 皮肤型的特征性病变是局灶性上皮组织(包括上皮和羽毛囊)增生、隆起,继而出血、坏死,形成黑褐色痂皮。黏膜型病例,主要在咽喉和气管黏膜上出现富有黏液性的、微隆起的白色不透明结节,病程发展,常形成黄色、奶酪样坏死的假膜,剥离可见出血糜烂。在口腔及舌黏膜上也形成同样的假膜。另外,结膜、眶下窦黏膜肥厚,积聚有渗出物,后期积聚有干酪样物。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变,基本做出诊断。但为了更进一步确诊,可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病毒学诊断,在发痘部的皮肤和黏膜可检出嗜伊红性包涵体。用皮肤和黏膜的发痘部制成乳剂,接种鸡胚,可在尿囊膜上观察到痘斑。血清学方法主要用于病毒抗原型的区分,对常规诊断不适用。黏膜型鸡痘要注意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以及维生素A缺乏症等相区别。
防治 无有效治疗方法。对发病鸡给抗生素或局部进行处理,可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采取严格消毒、隔离等措施,消灭蚊子和吸血昆虫,是预防本病不可少的。发病早期,对未发病鸡群采取紧急预防接种,能收到一定效果。本病流行地区,应当将鸡痘的免疫接种列入常规免疫程序中。目前常用疫苗主要有鸡痘弱毒苗和鸽痘弱毒苗,剂型上有湿苗和冻干苗。接种方法是在翅下或腿部皮肤刺种。接种后5天左右就检查接种部位是否发痘,以证实其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