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氮的含量及形态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施肥技术手册》第5页(1317字)

氮是植物所需最多的营养元素。然而土壤中的含量却很少,在一般土壤耕层中只含0.02%~0.3%,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增施氮肥就成为获得植物高产和提高肥力的关键措施。但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有密切关系,有机质含量愈高,氮的含量也就愈高,并受到植被、气候、母质、地形及人为管理的影响。

(1)土壤中氮的形态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种。

①无机态氮。在土壤中无机态氮常以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03)存在。它们都是水溶性的,易被植物吸收的速效养分。铵态氮可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随水流失,硝态氮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土壤中的无机态氮主要是微生物活动的产物(施氮肥除外),故在土壤中的变化比较大,含量少,一般占全氮的1%~2%。

②有机态氮。有机态氮一般占土壤全氮含量的95%以上,是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按照溶解性、水解性的难易程度可分为:水溶性、水解性和非水解性的有机态氮。水溶性有机态氮一般占全氮量的5%左右,主要包括游离的氨基酸、胺盐及酰胺类含氮化合物。水解后成为易被植物吸收的速效氮源;水解性有机态氮约占全氮含量的60%左右,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类、氨基醣类。可在酸、碱、酶的条件下,水解成较简单的易溶性含氮化合物、铵化合物,为植物提供氮源;非水解性有机态氮约占土壤全氮的30%左右。对植物的利用率比较低。主要包括杂环态氮的化合物、醣类、铵类缩合物等,在一般酸碱条件下难水解。

(2)土壤氮的主要来源。土壤中氮的来源途径比较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含氮有机物归还到土壤中去,包括人畜粪便、厩肥、堆肥、沤肥、绿肥、秸秆落叶、植物残留物等。②施入的化学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③生物固氮,由自生和共生的固氮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经微生物自身和共生植物带入土壤中。此外,降雨和灌溉也会将散布于大气中的含氮化合物溶于雨水、灌水,进入土壤中。每年每667平方米土地约0.5千克左右。

(3)土壤氮的调控管理。在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中,氮是最重要的,然而土壤中的氮也是最活跃的,因此,调控管理土壤中的氮,应放在土壤中氮的保存和对植物供应的关键问题上。第一,对有机质中的氮素调控,主要是放在控制有效氮的供应速度上,使其与植物生长发育需肥期相吻合。一般采用调节土壤酸度,保持pH在6以上,使土壤有丰富的钙和微量元素(铜、钼等)供应。第二,在化学氮肥施用时,一次用量不要过大,并深施10厘米左右,与土壤充分混合,可减少挥发,增加保肥效果,提高氮肥利用率。第三,在秸秆还田或施入未腐熟有机肥时,应同时施入适量氮肥,可满足微生物繁殖生长需要和植物及时供肥。可见,对土壤中氮的调控管理是应该紧紧围绕着微生物活动的能源、水分、温度、通气等因素进行,以改善和提高土壤氮的有效性,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