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叶枯线虫病
书籍: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6页(853字)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花芽及花。线虫侵入后叶片很快变褐,以后扩大呈三角形的褐色斑块,或受叶脉所限,形成不规则的坏死斑,最后叶片枯黄下垂而脱落;花器受侵害后花变形,花芽干枯,有的花芽就是膨大了也不能成蕾,严重时全株死亡(图5-3)。
图5-3 菊花叶枯线虫病
1.症状 2.雌线虫 3.线虫头部 4.雄线虫尾部
【病原】 菊花叶枯线虫属线虫纲,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Schwartz 1912)Steiner。雌虫体细长,长0.8~1.3毫米,体表环纹细、较明显,侧区有4条侧线,唇区呈半球形,缢缩明显。口针纤细。阴门横列位于虫体中后部,末端有2~4个微小针状突。雄虫稍细小,体长0.7~1.0毫米。稍加热,其尾部多向腹面呈180。角弯曲。
菊花叶枯线虫具有寄生多种野生植物的能力,花卉中除菊花外,有银莲花、秋海棠属、虎耳草属、毛莨属等。
【发病规律】 线虫在菊花病残体及野生寄主上越冬,在干燥叶片内可存活2年以上,在土壤中可存活6~7个月。气孔侵入,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发育适温20~28℃。完成1代需14天。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清除病原,避免连作或使用病土育苗,防止喷水时虫体随水飞溅;用茎顶芽作繁殖材料。
(2)物理防治。将病株或病苗浸泡50℃温水中5~10分钟,或在44.4℃温水中浸30分钟。
(3)药剂防治。用1000mg/L克线磷或用1500mg/L杀螟松等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上一篇:菊花菌核性腐烂病
下一篇: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