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275页(1984字)
因感受外邪而引起鼻塞流涕,喷嚏连作,头痛喉痒,甚至形寒发热,肢节痠痛者称感冒。多发于冬春季节,也可有传染性。现代医学亦称感冒,有传染者称流感。
【发病因素】
(1)风寒上受,逗留肺窍,致鼻塞流涕;重者寒邪束于太阳,卫阳被遏,营卫失和,肺失宣肃。
(2)感染时行风热之邪,邪热燔于肌肤,表阳壅滞不宣,咽喉痹阻不达,致成感冒。
【辨证分型】
(1)寒阻肺窍者,鼻塞流涕,喷嚏连作;甚者可有形寒发热,头痛喉痒,骨节痠楚,舌苔薄白,脉浮紧。
(2)感受风热者,发热头痛,肤热少汗,肢节痠痛,鼻塞打嚏,口渴欲饮,咽喉红肿热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
治则:宣肺解表,调和营卫,清热通窍。
1.体针 取穴:合谷、尺泽、鱼际、风池、肺俞、太阳。寒重者加风府、外关;热重者加曲池、大椎、少商;咽痛者加天容、上廉泉;鼻塞者刺攒竹、迎香。方法:施捻转补泻,合谷、尺泽、鱼际等穴宜中强刺激,使针感明显;风池的感应宜向头颞部扩散,从而使鼻窍畅通,头痛消除;针刺太阳、少商后,宜予放血;天容针尖朝向扁桃体。每日1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必要时,每日治疗2次。
2.灸法 取穴:大椎、肺俞、委中。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每次选1穴,灸20分钟,每日2次,连续3天;或用隔姜灸,每次3-5壮,每日2次。
3.水针 取穴:风池、定喘穴、肺俞、曲池、足三里。方法:用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或维生素B1,每次用一种药液,选2-3穴,每穴注射0.3-0.5毫升。发热者,每隔4小时治疗1次,热退后每日治疗1次。
4.耳针 取穴:耳尖、轮1-6、扁桃体、内鼻、屏法。方法:除内鼻用针刺外,余穴均可用放血疗法,每日1次。
【现代临床举例】
(1)章氏等治疗感冒发热,选大椎、肺俞作刺络拔罐,取得疗效。(章东萍等,新中医,1997;(10):25)
(2)秦氏等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34例,取耳尖点刺放血,大椎刺络拔罐,取得疗效。(秦英等,陕西中医,1996;(8):366)
(3)陈氏等报道一女性,21岁。感冒后见咳嗽,鼻塞四肢困重痠痛、恶心纳呆,用三棱针挑刺天突、膻中、中脘等任脉穴,大椎、陶道、身柱等督脉穴,关门、太乙、天枢等胃经穴,配以内关、迎香、列缺。第二诊告痊愈。(陈琼熙等,中国针灸,1989;(5):40)
【古代文献选录】
《济生拔粹》卷二:“夫伤寒热病汗不出者……手阳明有商阳、合谷,手太阳有腕骨、阳谷,足少阳有侠溪,足阳明有厉兑,手厥阴有劳宫。”卷三:“治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宜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依前法刺之,候遍体汗出即出针,此穴解表发汗大妙。”
《针灸聚英》卷一上:“合谷: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
《针灸聚英·百证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医学纲目》卷十:“如身热无汗不恶寒者:宜针陷谷,刺厉兑……阳明中风也。”卷二十一:“假令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足太阳膀胱受病,当治阳井至阴是也。”
《针灸逢源》卷五:“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针陷谷去阳明之贼,针厉兑泻阳明经之实热。”“热无度汗不出:陷谷(泄阳明之热)。”
【备注】
针灸治疗感冒效果较好。平时宜用冷水洗脸,锻炼抗寒能力,适当从事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