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303页(1326字)
【概念】
毒蕈中毒是因进食有毒蕈类引起的以胃肠道和肝、肾损害,溶血反应及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有进食毒蕈史,进食者共同发病,有潜伏期;②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③可见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增高;④可有幻觉、谵妄、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和周围神经炎症状;⑤可见多汗流涎、瞳孔缩小、呼吸急促、心动过缓、肺水肿和呼吸衰竭;⑥常见出血倾向,肝脾肿大压痛,急性肝坏死及肝昏迷;⑦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不同患者可有多种表现,可有假愈期。
2.实验室检查①血红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胆红素增高;②尿蛋白阳性,可见管型;③血肌酐及尿素氮增高;④肝功ALT增高;⑤心电图心律失常,ST-T改变和传导阻滞。
【治疗原则】
(1)排除毒物,催吐洗胃及导泻。
(2)解毒治疗:应用巯基络合剂。
(3)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透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补液方法】
(1)巯基络合剂:5%二巯基丙磺酸钠5ml肌注或加入10% GS40ml静脉注射,每天3~4次,2d后改为每日注射2次,5~7d为1个疗程;二巯基丁二钠0.5~1g加入10% GS20ml静脉注射,每6h用1次,2d后改为每日2次,5~7d为1个疗程。
(2)有毒蕈碱样症状者,可给阿托品1mg,0.5~6h用1次,必要时15~30min用1次,肌内或静脉注射,儿童0.03~0.05mg/(kg·次)。重症加大剂量,症状缓解后减量。
(3)肝肾损害和溶血的治疗及对症支持可参照急性中毒治疗原则中有关中毒性肝病和肾病及对症支持疗法的内容。
【注意事项】
补液时速度及液体量视脱水程度而定,一般保持每小时尿量不少于40~60ml,患者出现中毒性脑病时酌用脱水剂和利尿剂;对心肌损伤者补极化液,但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时禁用;溶血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在50g/L以上不宜输血。
治疗有效的指征为相应的症状及体征缓解,如黄疸消退、尿蛋白减少、肝肾功能好转等。轻度中毒对症处理即可恢复,重症有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治疗2~3周进入恢复期;暴发型2~4d内可死亡。治疗中需注意潜伏期和假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