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286页(3513字)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hagic fever)是一种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本病毒有野型和家鼠型两个血清型,具有多宿主性。确定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的主要传染源;家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为多途径传播,可由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及以螨为主的媒介昆虫传播。偶尔可经输血或母婴传播。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但10岁以内年龄组发病率较低。

4.流行特征本病呈灶形分布,根据感染场所,可分为农林型、森林型,城市型和实验室型,多数与野外作业有关,各年龄均可发病。发病前1周至1月内有与鼠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进入疫区及其他被感染史。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d,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临床经过分为5期。

1.发热期 多数急骤起病,突然发冷发热,热程3~5d不等,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大部分病人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胃肠道症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常伴有“三红”:颜面、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也有咽部、球结膜的充血,眼睑红肿似酒醉貌,病后2~3d,皮肤黏膜(咽部、软腭、球结膜、腋窝等处)可出现淤点,簇状淤斑。重者可有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血尿等,尿中蛋白于病后2~3d始呈阳性,可达(++++),血象见异常淋巴细胞是本病特征之一。

2.低血压期 在病程第4~6d出现,发热将退或渐退时,胃肠道症状,出血现象等反而加重,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心慌、多汗、苍白、脉细等休克状态,一般持续1~2d。

3.少尿期 在病程5~7d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尿中可出现膜状物,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常并发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脑水肿,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此期通常维持1~10d,病死率最高。

4.多尿期 在病程第9~14d出现尿量增多,少数由发热,低血压直接转入多尿期。常有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症表现,本期持续数日至数周。此期可出现继发休克,严重感染,第二次肾衰甚至死亡。

5.恢复期 发病3~4周开始恢复,尿量正常,血尿素氮及尿相对密度正常,精神、食欲、体力逐渐恢复。

整个病程约2周~2个月。但轻者可跳期,重者可多期重叠,多期重叠者往往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预后差。小儿发病的特点为:①发热及中毒症状比成人轻。②厌食、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显着,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③皮肤“三红”不全,淤点稀疏,淤点和腔道出血少见。④常见颜面和眼睑水肿,但发生休克者少。⑤蛋白尿明显,尿素氮升高,但发生少尿型肾衰者少或病程短,常越过休克、少尿期而进入多尿期,恢复快,病死率低。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 异常淋巴细胞出现,可在7%以上,血小板减少。

2.尿 蛋白阳性,有红、白细胞及管型,少数尿中有膜状物和血尿。

3.病毒分离 早期血液,单核细胞和恢复期尿液接种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4.血清学检查 用间接免疫荧光,血凝抑制试验反向乳凝,放射性免疫,酶标免疫吸附等试验检查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早期IgM阳性,病程3d后IgG阳性,效价>1∶20或双份血清效价4倍增长。

5.凝血酶原时间 延长,抗凝血酶,纤溶酶原活性下降。

6.血液生化检查 血尿素氮和肌酐可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钾升高,低钠,低氯与低钙。

【鉴别诊断】

要注意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诊断】

1.疑似病例 疫区及流行季节,有急起发热,全身高度衰竭,无力,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和面,颈,上胸部潮红者,或伴有少尿,低血压。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

(1)皮肤黏膜出血征象,末梢血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阳性。

(2)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

(4)从病人血液或尿中检查到出血热病毒抗原。

(5)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出血热病毒或检测到病毒RNA。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3,4,5项之

【防治】

1.预防

(1)消灭传染源:①病人无须隔离,但应防止沾染病人血液或尿等排泄物。②应采用科学方法灭鼠,妥善处理鼠尸,周围环境应消灭鼠类隐蔽场所。

(2)切断传播途径:①抓好粮食和食物的防鼠和保护。②防螨和选用有效杀虫剂灭螨。③尽量避免野外露宿,防止鼠咬伤。④保护皮肤,防止损伤,避免感染。

(3)预防接种出血热灭活疫苗可在疫区,进入疫区和接触出血热病毒或鼠类等高危人群中应用。

2.治疗 应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综合疗法为主,认真抓好发热期的治疗,把好休克、出血及肾功能衰竭三关。

(1)发热期的治疗:早期卧床休息,尽量口服补充热量、维生素与水,不能口服者可静脉补液,应给予平衡盐或林格液,同时给予高渗糖,注意调节酸碱平衡。体温高,症状重者可给予适量激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病毒唑为病毒抑制剂,可尽早应用,按每日10~15mg/kg应用,加10%葡萄糖静脉滴注,疗程为5~7d,亦可应用阿糖腺苷、环磷酰胺等。

(2)低血压期的治疗:本期主要为容积性低血压,以积极补充血容量为主,同时针对微循环障碍,酸中毒,心功能不全等进行相应治疗,力争血压尽快回升,4h左右稳定,具体措施参见休克节。

(3)少尿期:注意区别是低血容量或肾性少尿,低血容量引起的应补足血容量,若是肾性少尿一般按肾功能不全处理。

(4)多尿期:①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酌情输血、白蛋白及氨基酸。②预防继发感染,做好口腔,皮肤卫生及输液的无菌操作。③缩短多尿期,尿量超过5 000ml/d时,可试用皮质激素,双氢克尿塞及中药金匮肾气丸等。

(5)对症治疗: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惊厥时用镇静药,出血可用安络血,止血芳酸或维生素K,有DIC者可用肝素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