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实用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25页(2325字)
现代日本哲学主要流派之一。
当实用主义在美国形成并开始普及的时候,它就传播到日本,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896年(明治29年),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元良勇次郎在《六合杂志》上发表《杜威氏心理学》,揭开了实用主义在日本传播史的序幕。
接着,许多学者出自对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领域中新思想的关心而从不同角度介绍詹姆斯、杜威和桑塔耶那的着作。纪平正美在《实用主义》(1905)一文中,超越学科领域,首次把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学说,介绍其思想特征。
桑木严翼和田中王堂围绕如何评价和怎样接受实用主义的问题,展开一场争论,使实用主义在日本得到进一步的介绍和普及。昭和前期(指战前昭和期),马克思主义一度兴盛,实用主义被排斥。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化,实用主义也因强调个人主观实感为价值标准而被整肃。
实用主义一传到日本,就开始与日本的现实社会思想和文化结合起来,采取日本形态,具有日本特点。譬如战前日本实用主义主要代表田中王堂,就曾把自己的哲学思索表述为“哲人主义”、“彻底个人主义”和“象征主义”。质言之,他的哲学可称为生活哲学。他认为,“生活”是唯一的实在,原理不能离开生活独立存在。学问、理论和知识也都是为了生活的实用性工具。
因此,在抽象的自然科学原理、数学、逻辑学乃至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和规律,都是作为丰富现实生活、促进其发展的工具而存在的。另外,西田哲学在形成过程中,也吸取了实用主义思想,詹姆斯的《彻底的经验论》,是西田哲学的根本概念“纯粹经验”的源泉之一。西田几多郎也不是照搬实用主义,而是把实用主义改造成日本形态,他的“纯粹经验”概念是其典型表现。
二次大战后,实用主义哲学在日本再度兴盛。
这是因为一方面日本由于战败而结束了绝对主义的思想统治,迎来了学术思想自由化的新局面;另一方面,随着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占领日本而带来美国的扎根于实用主义哲学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实用主义在战后日本的传播和研究主要依赖于两个学会,一是以清水几太郎、久野收等人为主的“20世纪研究所”,一是以鹤见俊辅为首的“思想科学研究会”。
从总体上看,战后美国实用主义者注重于不断提出新理论、新思想,而日本实用主义者则把精力倾注于对之进行解释和评价上。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战后日本的现实需要加以改造,努力使实用主义日本化,从而形成作为战后日本意识形态之一翼的日本实用主义。
但是,实用主义作为战后国际思潮之一,毕竟有共性特征,即实用主义的官僚化、帝国主义化和大众化。
这些特征在战后日本实用主义中也有表现,不过,日本许多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避免实用主义的上述发展倾向,使其在日本表现出独自的一定的生命力。
日本实用主义在战前通过生活作文运动,宣传以自我为轴心的思维方法。战后,则主要以思想科学研究会成员为中心,以《思想科学》杂志为阵地,展开新的实用主义思想运动,即“思想的科学运动”。
为什么要研究思想呢?他们认为,以往日本的社会思想是由一批学院派职业思想家所掌握,这些思想家不把生活与“思想”联系起来,因此,他们的活动就不能产生效果。为了纠正这种现象,思想科学运动采取实用主义方法论,把思想普及到民众中。鹤见俊辅指出:“经常反复谈论哲学改革的哲学家是不能实现哲学改革的”,“应该把哲学从职业哲学家手中夺过来,转交给别人。正是那些至今仍被排斥在哲学之外的人,才是哲学的真正代表。
”因此,鹤见认为,今天的重大课题,在于使哲学回到民众中去。如何使哲学大众化呢?首先是把哲学问题从传统的哲学领域中分离出来,使之分散到知识的各个领域和各种行动之中。然后采取新时代的哲学教授方法,即从小说、教科书、流行歌曲,甚至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提炼出哲学。这种哲学,是从实质上增加生活情趣的一个简便方法。
鹤见认为,随着哲学内容的变化,表述哲学的用语也应更新,以往那种把哲学区分为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的分法必将被抛弃。总之,在鹤见看来,思想科学运动就是打倒旧哲学,创建新哲学的运动。这种立足于实用主义原则的类似运动在战后其它国家尚无他例。
在开展思想科学运动的同时,日本实用主义者对实用主义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
永野芳夫把实用主义放在现代西方哲学总体中考察,提出实用主义和实存主义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之存在的哲学。实存主义把现实存在的个人作为一切存在的出发点,强调个人的一面,实用主义则以个人的状况、境遇为出发点,强调个人面临的环境;前者以极端孤立的个人心态为媒介,后者则以个人行为为媒介,实际上两者都是在表述个人的存在。另外,市井三郎、上山春平等人试图统一地把握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并且认为创造了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形式的是实用主义探究逻辑学。上山春平说:“从逻辑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逻辑学与实用主义逻辑学可以看作是辩证逻辑的两个相互补充的发展形态。”
实际上,战后日本实用主义也有抗衡蓬勃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图,自然也受到来自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学者的批判。由于日本实用主义内容庞杂和内部矛盾的深化,导致它在60年代末便基本解体了。
日本实用主义在其哲学性质上属唯心主义,但它在战败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独特的思想运动形式,向大众普及知识,进行新的启蒙活动,确也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