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425页(998字)
【病因】
一、急性中耳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成为慢性。
二、鼻咽部有慢性病灶,易使中耳炎反复发作。
三、并发于急性传染病的中耳炎,由于身体抵抗力降低,鼓室粘膜和骨膜常有坏死病变,虽经治疗,也易转变为慢性炎症。
四、由于咽鼓管阻塞,有的鼓膜松弛部内陷较甚,形成袋状凹陷,久之则穿孔,角化上皮积聚而形成胆脂瘤。
【临床表现】 长期持续或间歇性流脓、耳聋或有耳鸣,为慢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根据病变不同,临床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各型的临床特点如下表:
各型中耳炎的鉴别表
【诊断】
一、根据长期流脓史、脓液性质、鼓膜穿孔表现和X线摄片。
二、须鉴别单纯型、骨疡型还是胆脂瘤型,及有无并发症。
【预防】 应彻底治疗急性中耳炎。
【治疗】 慢性单纯型中耳炎,以保守疗法为主,去除鼻、咽病灶,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增强身体抵抗力,局部可用3%双氧水清除脓液,滴用各种抗菌素滴耳液。较大儿童也可用4%硼酸酒精滴耳,炎症消失后,遗留的鼓膜穿孔,可行修补术。骨疡型者,必须摘除肉芽和息肉后,再采用药物疗法,如保守治疗无效,可施行手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以手术治疗为主。
【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由于骨质破坏,引流受阻,炎症可由其解剖关系向邻近组织直接侵犯,也可由血管的血栓性静脉炎传入深部,引起感染化脓。常见的并发症可分为颅外、颅内两大类。
一、颅外并发症:耳后脓肿、耳源性面神经麻痹、迷路炎。
二、颅内并发症:耳源性硬脑膜外脓肿、侧窦血栓性静脉炎、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