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急诊影像诊断手册》第131页(1380字)

脑囊虫病是颅内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我国北方地区多发,由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颅内所致,经口传播,发生于脑内的占囊虫病例80%以上,虫体可停留在脑内,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发生炎症反应、囊泡形成及逐渐吸收钙化等病理过程。在临床上,脑囊虫病的表现复杂多样,常见为头痛、癫痫等非特异症状,而发热等感染症状少见。

【X线诊断】

X线平片可发现脑囊虫病好转后形成的钙化灶,分散于颅内各部,甚至可在头皮、颈部等软组织内发现相似病灶。

【CT与MRI诊断】

脑囊虫病的CT和MRI表现随发生部位不同和病期不同有显着差别,脑实质内的囊虫病表现较典型,常有急性脑炎期、囊泡形成期、多发结节期和慢性钙化期之分,而脑膜或脑室内的囊虫病常仅见囊泡形成期及慢性钙化期的表现。

急性脑炎期 此期类似于其他病因所致的局灶性脑炎,CT平扫为多发低密度灶,边缘模糊,造影后可以强化,局部脑回肿胀,脑沟不清,侧脑室或三脑室可有受压表现。MRI的T1加权像上病灶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常较CT发现的病灶数目更多,病灶更大,形态更清楚。

囊泡形成期 此期的影像学所见为囊虫病常见和典型的表现。CT平扫常表现为脑内多发散在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囊状低密度病灶,多见于脑灰白质交界处,典型的囊肿内可见头节形成的小结节状高密度影。增强CT多不强化,也可呈环状强化,病灶周围脑实质可有水肿改变,CT呈密度减低区。MRI的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而囊内头节在T1加权像上呈等信号。Gd-DTPA增强后可不强化,或呈环状不规则强化。

发生在脑膜或脑室内的囊泡因其内液体与脑脊液相仿,故较难显示,有时在CT增强后见脑膜轻度强化或囊壁浅淡强化。MRI的T1加权像上常见囊内的信号高于脑脊液,故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T2加权像上一般不能发现囊泡,另外局部蛛网膜下腔扩大或不明原因阻塞性脑积水,要想到囊虫病的可能。

多发结节期 表现为大脑半球实质内多发局灶性结节病变,CT平扫呈低密度,边缘不清,增强后见低密度灶内结节状或环状强化表现,MRI表现为T1加权像上呈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病灶周围脑组织可有水肿。

慢性钙化期 此期为囊虫死亡后发生病灶纤维化及钙化的表现,CT平扫见脑实质内、脑沟、脑池或脑室内多发点状高密度钙化影,直径2~5mm不等,CT值多达100Hu以上,增强后扫描病灶无变化,周围脑组织无水肿。

【鉴别诊断】

囊虫病各期表现各不相同,各期均可与其他病变混淆,如囊虫病的脑炎期与一般的脑炎及脱髓鞘病变不易鉴别,囊肿期则可与蛛网膜囊肿、脑脓肿及多发转移瘤等互相误诊,应密切结合临床才能及时诊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