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用药,辩证施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药使用技术手册》第119页(2135字)
水稻纹枯病施用井冈霉素,稻瘟病用三环唑,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用三唑酮,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用甲霜灵、锰锌,菌有抗性改用霜脲氰·锰锌,水稻白叶枯病用叶枯唑……,是大家都知道的,任何一本书也都能查到。难的是防治病害要早,纯预防要在病害发生之前施用药剂,即使是内吸治疗剂也需在发生初期使用,对症就十分重要了。因此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植病知识及病害识别的能力。认准了病害种类,才知道在什么时期适于施药和选用什么药。
许多杀菌剂是广谱的,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用途广。在一个地方不宜什么病都用这几种药。同样,大多数病害不是用唯一药物才有效,往往有数种可以选择。
什么是辩证用药?即杀菌剂的使用并非都是大田喷雾防治,而是要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不同时间段,不同药的作用,寻求不同的组合形式。情况多样,方法自然相应调整,可从下列情况了解其一斑。
1.杀菌剂的主要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及乳油 还有部分悬浮剂,除了叶面喷雾外,其他的用途在无专用剂型的情况下,也要用这些剂型拌种、浸种、浸苗、土壤浇灌、配成药土撒施等。因此这些药剂的作用,不仅限于喷施一个领域。
2.不同的需要,设不同的施用方式
专项防治 如禾谷类黑穗病及种传病害拌种。
专时防治 如麦类赤霉病要在花期及时防治。
多次防治 生长周期长的作物,病菌为害期也长,需据情况多次防治。如苹果落叶病,大棚蔬菜灰霉病等。
轮换防治 同一作物先后发生不同病害,需不同药剂分别防治。如稻瘟病与白叶枯病。有许多病要用不同的药轮换。
一药兼治 同一种药可兼治一种以上的病害。
提早预防如用三唑类拌麦种,预防苗期条锈病、白粉病菌的侵害。
提前防治 如梨黑星病在早春树萌芽时即活动,离暴发尚早,但这时的防治能有效控制本园的菌源。
分期控制发病高峰 例如小麦纹枯病,秋苗及早春有两个高峰期,两段都要防治。
分阶段处置 如甘薯黑斑病,育秧上炕的种薯要处置;秧苗栽插前也要用药剂处置。
3.土壤熏蒸或土壤(包括播种沟)施药 对习居土壤中的菌类、病原体,常有针对性地对土壤施药、如丝核菌、线虫等。
4.集中处理达到分散防护的目的 如四川省研究出用三环唑浸蘸稻秧苗,秧苗带药栽插,能有效地控制本田的叶瘟及穗茎瘟。
5.防治的对象不仅是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还有昆虫、线虫等,后者都是动物。病原体五花八门,规律不一,防治策略、手段、方法也有许多差异。
6.对易发生药害的作物(或品种)慎用药。例如拌种双在温暖地带对某些麦类品种敏感,用40%的制剂,要严格控制拌种的药剂用量,即不能高过种子重量的0.2%。
百菌清:对柿、梨易发生药害,浓度高时桃、梅、苹果的幼果(花后20天以内)易发生锈状斑。
甲基胂酸锌(稻脚青):对水稻纹枯病有效,但水稻幼嫩部分对药敏感,在水稻孕穗期之前可以使用。要求喷雾均匀,按规定的用量施用,否则喷药后会有轻微药斑,严重时影响结实。
硫磺:对硫磺敏感的植物有黄瓜、大豆、马铃薯、桃、李、梅、梨、葡萄等。尽量避免在上述植物上应有硫磺粉、胶体硫及硫磺悬浮剂、石硫合剂等品种,必要时先经试验,并要降低浓度、减少喷药次数。石硫合剂对植物的幼嫩组织在使用不当时易有药害。一般在气温高到32℃时,不要使用硫磺制剂以防止发生药害。
三唑酮、烯唑醇都有抑制作物生长的作用。如用于种子处理会延迟出苗,一般约为2天左右。
7.生理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不用防治有害生物的药剂。
8.果品防腐保鲜 常用浸蘸法处理采摘后的果品,包括香蕉、柑橘、苹果等,果品受药剂保护,减少贮藏期间腐烂。属纯防御性。多用低毒、低残留的噻菌灵等药品。
9.涂抹药剂治疗 苹果树腐烂病等常用方法是先刮除患病的表皮,刮净木质部然后外敷涂化学药剂,如843康复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