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茂:能言善辩者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10-19 17:49:45 分类: 甘茂

甘茂战国时下蔡(今安徽省凤台县)人,秦惠王时,由张仪、椿里子推荐会见秦惠王。秦惠王去世后,武王继位。甘茂平蜀国反叛,回来后任左垂相。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气的能言善辩者之一。

甘茂

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想开辟一条路,过三川(今河南洛阳一带,因黄河、伊河、洛河流经其境而得名)而到周朝,其真正目的是想称霸诸侯。甘茂和向寿(武王亲信)使魏,约魏进攻韩国宜阳(韩国邑,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到了魏国后,与魏达成了协议。甘茂对向寿说:“您回去对大王说,魏国已经同意我们的意见,但是我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事情成功之后,功劳全算您的。”向寿听后,也不停留,便打点行李回秦国。他见到武王之后,几乎是一字不漏地把甘茂教与他的话说给武王听。

武王一听甘茂已说服魏王结盟,很高兴。过了些时候,甘茂要从魏国回来;武王便亲自到一个叫息壤的地方迎接他。武王一见到甘茂,开口间道:“为什么不能上进攻韩国呢?’’甘茂看到秦武王那焦急的神色,便答道:“先分析一下。我们要攻击的目标是宜阳。而宜阳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便是上党和南阳这些地方富有人家的聚集之地。别看它名义上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但实际上,它的实力已同一个大郡差不多。更重要的是,我们秦国要进攻宜阳,中途要经过许多险峻艰难的地方,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说到底,要攻宜阳也不是一件易事啊!”

武王听到这里,耸耸肩没有做任何表示。

甘茂见状,忙继续说下去:“还有,无论怎样,我只能算是外臣,大王能接受我的意见,当然很好。但是,假若'1 3里疾、公孙衍这样的重臣向你进言,那情况又将会怎样呢?要知道,他们和韩国私交很深,必定不主张进攻韩国。大王您肯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这样一来,原来定好的进攻韩国的计划便要告吹,那么,我原先游说好的魏国便会生气起来,觉得是秦国背叛了它。

“不仅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而且在韩国方面,韩相公仲侈如果知道让秦国魏国进攻韩国是我甘茂出的点子,他一定会恨死我了,新账老账就会和我一并算。”

甘茂表面上不同意进攻宜阳,又把进攻宜阳的困难向秦王充分说明。其根本目的并非不攻宜阳。因为他出使魏国的目的就是要联魏攻韩,并且已经与魏达成和约。甘茂此举的用意一是看看武王攻韩的决心有多大,二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宜阳不克,自己有言在先。

甘茂如实地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摆了出来。秦武王虽然觉得甘茂的话不甚合乎心意,但他也不好反驳什么。

甘茂继续往下说:“现在我讲个‘曾参杀人’的故事给您听。曾参是孔子的一个著名的弟子,以孝亲名闻天下。在他的故乡,有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这个人不知因为何事杀了人。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却误认为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杀了人。大家在一番纳闷之后,便把消息告诉了曾参的母亲。

“在曾参的家里,有人找到了正在忙着织布的曾母,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了。’“‘这个孩子是不会杀人的。’知子莫若母,曾参的母亲依然在织布机前神态如初地工作着。

“过了不久,又来了一个人,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没有抬起头来。她不信她的孩子会去杀人。她依然无动于衷,只顾织她的布。

“不料,相隔不久,第三个人又来到了曾母的身边,对她说:‘曾参杀人了。’“这回不由得曾参的母亲不信了。俗话说,话不过三。曾母听完第三个人的话,连忙把手中的工作抛开,跑出去看个究竟了。

“本来,凭曾参的人格,凭曾参和母亲之间的互相信赖,应该是很难相信这种话的。不过,自古以来流言可畏,流言三番五次传来,连曾母这么了解他的人都抵挡不住,平常人就更不用说了。我是个普通的人,当然没有曾参的人格那么高尚,大王对我的信任也没有像曾母对曾参那样。所以,现在我不担心别的,只有一件,就是哪一天有人向您检举我,您一定会上相信他说的话的。这么一来,我岂不就……”

甘茂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武王一直都在默默地倾听着。他等甘茂一说完,便迫不及待地说:“我可以发誓,我绝对不会片面听从我身边的两位大臣的话,何况他们和韩国的私交很深,对我的决策也不利。”

这样,在息壤这个地方,武王和甘茂订下了互信誓约。

在得到秦武王明确的态度以后,甘茂便上调集军队,向宜阳发动了进攻。但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经过五个月的激烈战斗,还是没办法把宜阳攻下来。

更为严重的是,在秦武王身边同韩国关系很好的两位大臣搏里疾和公孙衍便利用这个时机,向武王进言,希望能停止这场战争。武王果然心动了。他把甘茂找来,一定要他中止对韩国的进攻。战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忽然打退堂鼓,这对士气的影响该有多大呀1如果此时中止对韩国的进攻,那么以前五个月的战斗岂不就前功尽弃了!天下人也将会笑话甘茂的!甘茂想到这里,不禁急了起来,他大声说:“大王,您难道忘记了您在息壤时许下的诺吗?”

秦武王倒是个明智之人,经过甘茂这一提醒,他的信心又上树立起来,便大声答道:“不,我没忘。”

说完,武王便发布命令,起用全国精锐的兵力对韩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过了不久,宜阳终于被攻下了。韩国派公仲侈到秦国谢罪,订立城下之盟。

甘茂任秦武王的左771相,但秦武王又偏爱公孙衍。有一次,武王这样对公孙衍说:“不久之后,我将要立你为相国。”

不巧的是这句话偏偏被甘茂一字不漏听进了耳朵。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已受到威胁,为了保住A相的宝座,他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如武王所说的,不久以后,秦国的宰相不是他甘茂而是公孙衍了。

他想出一个计策,在一个他认为是相当合适的机会,前去拜见武王。

甘茂先发制人,寒暄之后,便开门见山地说:“听人说大王得到一贤相,真是天大的喜事呀!’’秦武王不禁一怔,停了一下,才说道:“国家的大事,都委托你全权处理了。得贤相之事,你指的是什么?”

甘茂不等武王把话说完,赶紧接过话头说:“大王不是准备过些时候要把公孙衍立为相国吗?’’武王心里不禁吃了一惊,忙间:“这是谁说的?”

甘茂忙回答道:“是公孙衍亲口告诉我的,不然我还不相信呢J’’就这么简短的几句对话,就把秦武王对公孙衍的信任化得无影无踪。秦武王心想:公孙衍是个守不住秘密的人,实在不可重用呀!过几天,武王便找了个借口,把公孙衍驱逐到国外去了。甘茂凭几句生编乱造的谎言,不费吹灰之力便把自己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打败,保住了宰相的宝座。

甘茂为秦武王打开了窥视周王朝的通道。秦武王曾说过,有朝一日能窥视周室,死而无憾。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到了周朝。武王力气大,又好戏耍。有一次他和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不小心让鼎折断了腿骨,死了。他弟弟赢则登位,这就是昭襄王。

秦国曾经在丹阳打败过楚国,当时,韩国没有去救援,楚怀王因此怀恨在心,便发兵包围了韩国雍氏。昭襄王新登位,他的母亲宣太后又是楚国人,因而不肯救韩。韩国公仲侈就托甘茂去劝说昭襄王救韩。甘茂向昭襄王进言道:“韩国之所以敢抵御楚国进攻,是因为他们相信能得到秦国支援。公仲侈前来也正因如此。

现在楚军围雍氏,秦军如果不肯下靖山去救援,公仲侈就会昂首而不朝见,他会让韩国与楚国联合。一旦楚、韩联合,魏国也不敢不听从它的旨意。这样就等于造成了他们共同进攻秦国的形势。

这种坐等别人来进攻和主动进攻敌人,哪个更有利呢?’’秦王听罢,权衡利弊,方有所悟,同意派军队出靖山救韩,楚军才撤离雍氏。

后来,甘茂由于与向寿等人不和,逃出秦国,投奔齐国,遇到了苏代苏代用计救甘茂出危难,甘茂齐国当了上卿。齐国让他出使楚国,他想找机会再回秦国当相国,由于楚国从中阻挠而未成,最后死在了魏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