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出生之前,爷爷奶奶已经生了大姑、二姑和我爸三个孩子。那时候农村人的思想是多子多福,旺财不如旺丁,所以爷爷一心还想再生一个带把的。
小姑一落地,爷爷大失所望。在犹豫了两天后,他跟奶奶说:“这个丫头咱养不起,你把她喂饱了我送走吧。”奶奶抱着嫩芽一样的小女儿,心里很舍不得,但又不敢反对。大颗的眼泪掉到小姑身上的小被子上,哭了一会,奶奶问:“要送给谁?”那个时候,大部分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谁都不想多养一个赔钱货。
送给谁好呢?爷爷也苦恼。把身边所有认识的人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之后,爷爷确信,不会有人愿意抱养他的小女儿。最后,他决定听天由命了。
他找来一个干净的竹篮子,在里面铺上一件旧衣服,把小姑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小心地把小姑包好,装在小篮子里。
拎着篮子,来到一条平时经常有人路过的小村道上。爷爷小心翼翼地把篮子放在路边,然后在旁边找个地方躲起来。
开始小姑一直睡得很香。过来大半个钟头,她开始醒过来了,小脑袋动来动去,想找奶吃。说来奇怪,这条路平时经过的人不少的,今天却一个人影都没有。爷爷心里有点着急起来了。
又等了十来分钟,还是没有人来。小姑肚子饿了,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幼女的一声声啼哭敲疼了做父亲的心,爷爷终于忍不住了,跑过去拎起篮子,把小姑带回家。
正在家里抹眼泪的奶奶,一见到失而复得的小女儿,激动得紧紧抱住再也不肯放手。
小姑长到十几岁了,出落得越来越俊俏,性格活泼开朗,很讨人喜欢。周围的长辈见到爷爷奶奶,总是会说:“你们家小佩真漂亮,嘴巴又甜,要是能给我做儿媳妇就好了。”而用二姑的话说,村里所有的未婚小伙子,没有一个不惦记着小姑的。
而小姑并不是多情的人。她心里最想的是,要是能成为女兵就好了。看到电影里一身戎装的女兵,她心里羡慕得不得了。
但她的愿望注定是要落空的。因为那个时候,家里因略有余粮,已被划成富农阶级。用爷爷的话说,咱家现在成分不好,得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富农的女儿绝对不会有当兵的机会的,小姑明白,所以她再也不提了。
小姑20岁还没婚配,这在当时已经是老姑娘了。虽然上门提亲的人很多,但爷爷一直想挑个最好的,却又总没看好哪个最合适。
有一天,生产队的大队长亲自上门帮弟弟提亲。在当时的人们眼里,大队长是很大的官了,根正苗红的大队长,居然屈尊跟一个富农联姻,这是给了多大的面子。
爷爷简直受宠若惊,这桩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
小姑丈身材瘦小,但不瘦弱,属于短小精悍的类型。虽然同村,但小姑以前从未注意过他。他却是早对小姑心心念念。所以才求自己大哥出面提亲的,关于家庭成分问题,他表示并不计较。
新婚伊始,小姑丈对小姑是很好的。精心布置了漂亮的新房迎娶小姑,还托关系把小姑介绍到市里的手绢厂上班。村里好多姑娘都羡慕小姑,找到了一个好婆家。
但不久,新鲜感一过,小姑丈性格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他性格很急躁,一点小事就动手打小姑,三天两头把小姑揍得鼻青眼肿的。
有一次,因为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热水壶,小姑又挨了他一顿胖揍。小姑再也忍不住了,哭着跑回了娘家。
奶奶一看,女儿被人家打成这样,心疼极了,火憎憎往上冒,她竟然忘记了自家的富农成分,忘记了人家当大队长的哥哥,径直冲到小姑丈家门口,大声骂他:“你这个小杂种,把我女儿打成那样,我女儿从小到大我自己都没舍得打过,凭什么让你打,你爹妈怎么教育你的,你出来给大家评评理……”自觉理亏的小姑丈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这事过后,觉得丢了面子的他很长时间不跟丈母娘说话。
小姑在家人的劝和声中很快回家了。有什么办法呢?打老婆的事在那时太平常了。哪个庄稼汉不偶尔打打老婆消遣一下呢?日子还是得过下去的。
很快,小姑的大女儿、二女儿和三女儿相继降生了。连续生了三个女儿,这让小姑丈觉得很没面子。小姑也觉得心里很愧疚。三女儿刚生出来,接生婆安慰她说:“你看妹妹长得多可爱,一头短短的头发黑得发亮。”小姑含着眼泪说:“是啊!可惜生少了一点点。”
没生到儿子就只能继续生,生到有儿子为止。这是小姑丈给小姑下达的死命令。但天不遂人愿,第四胎还是女儿。只好送给了别人抚养。第五胎,小姑怀上了双胞胎,这次按概率总得有个男孩了吧。小姑托邻居帮忙求神问卜,邻居捎话回来说,这胎最少有一个是男孩。小姑这才吃了定心丸。
结果生出来,双胞胎姐妹花。
小姑丈气急败坏,这下脾气更躁了。以前是徒手玩空手道,现在升级了装备,动不动抡起皮带打老婆孩子。
因为他们家经常上演武侠片现场,也因为我上了中学住校了,此后有几年,我比较少到小姑家里了。
有一天周末回家,在路上遇到大表妹,她很远就大声地跟我说:“姐,我妈生了个弟弟了。”我几乎喜极而泣。小姑,你总算如愿以偿了。
但命运总是爱跟人开玩笑。小表弟还不到两周岁,小姑丈就被查出肺癌晚期。
没有化疗,没有住院。生命的最后,小姑丈觉得亏欠妻儿太多,不想在自己身上花冤枉钱,他想把家里仅有的那点积蓄留给妻儿果腹,仅仅开了几瓶止痛片,就回家等死。
很快,小姑丈在小姑的悉心照顾下,离开了人世。抛下了孤儿寡母七人。这一年,小姑33岁,六个孩子分别二至十三岁。
小姑完全不考虑再嫁。她只剩下一个人生目标,把孩子们抚养成人。
她进了村里的笋厂,每天每夜加班加点干活。日子虽穷,但小姑很有骨气。有一次庙里发救济米,知道小姑家里困难,有人就劝小姑去领救济米。小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说:“我有双手可以自己赚钱买米,不能让我的孩子被人说吃过救济米的。”
孩子们也都很懂事,小小年纪放学回家,就绣花赚点小钱贴补家用。后来,大表妹二表妹都参加工作了,小姑家日子越来越好了。
小姑非常坚强。姑丈去世的头几年,是日子最难的时期。做了十多年家庭主妇的她,突然需要一个人撑起一个家。但哪怕这么难,她也从没哭过穷说过累。也从没接受过亲友的任何照顾,没跟谁借过钱。日子慢慢好转之后,她开始尽力照顾身边的亲人。
她对父母至孝。爷爷奶奶的晚年,小姑天天早晚必到,早上送条排骨过去,晚上过去陪他们聊聊天,周末又过去帮忙搞搞卫生。爷爷走后,奶奶每天吃的菜都是小姑送来的。有一次我问奶奶:“是不是庆幸当初没把小姑送人?”奶奶咧嘴哈哈大笑欣慰地说:“好在没送,好在没送。”
今年春节回家,我去看望小姑。小姑今年60多岁了,身体依然矫健。她本来已经从劳动局的保洁岗位光荣退休,但她依然继续上班,领着两份工资。女儿们已经相继成家,但经常带着孩子回来外婆家住。家里依然热热闹闹的。前几年五姐妹合资出了首付,按揭了一套碧桂园的商品房,准备等弟弟结婚作新房。
小姑的晚年,必定是非常幸福的。。
小姑没什么文化,从来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普通人的都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