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常见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第326页(3372字)

【推拿疗法】

取额、脊、腰部穴。上肢部取大椎、肩井、曲池、阳池、合谷等;下肢部取肾俞、命门、腰阳关、环跳、殷门、委中、承山、解溪、昆仑、足三里、阳陵泉等。用推、拿、按、揉、搓、插等手法。每日1次,连做6日,休息1日,3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运动发育迟缓者。

【针灸疗法】

(1)针法:取大椎、百会、足三里、肾俞、脾俞、关元。智力低下加四神聪、印堂;下肢瘫痪加环跳、秩边、阳陵泉;腕下垂加外关、阳池;足内翻加绝骨、昆仑;足外翻加三阴交、太溪。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4~5个,给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不留针。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灸法:灸足三里3壮,或灸心俞、脾俞各3壮,1日1次。用于心脾两虚证。

(3)耳针:取心、肾、肝、脾、皮质下、脑干,隔日1次。用于各证。

【穴位埋线】

■方法1

取穴:风府。配穴。①大椎、陶道;②身柱、至阳。

操作:风府穴用注线法,埋线时用00号肠线0.5厘米和9号腰穿针,在穴位消毒局麻后刺入穴内,当线头没入皮内后即注线,不可刺之过深。

大椎等用扎埋法。局部消毒局麻后,用刀尖刺破穴旁皮肤,将穿有0号肠线的弯针从切口处穿入,从深部向穴另一侧穿出,然后再从针眼进针,穿过穴位浅部从切口出针,两线头结扎后,送回切口,外盖消毒敷料。1月1次,风府穴每次必用。余两组穴则交替使用。

■方法2

取穴:①哑门、肾俞;②风池、足三里;③大椎、内关。合并瘫痪:上肢配肩、肩骸、手三晨;下肢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

操作:主穴用注线法,将00号肠线装入9号穿刺针中,刺入穴内,内关、哑门刺入约1厘米,埋入肠线0.5厘米,余穴刺入1.5厘米,埋入肠线约1厘米。三组穴交替使用,10天1次。合并瘫痪者,环跳用12号穿刺针将0号肠线徐徐刺入穴内,以患儿患肢有轻微抽搐为佳,然后稍退针,注入肠线1厘米,余穴用透穴穿线法,从肩髑透肩骸,阳陵泉透足三里,将1号肠线1~2厘米埋入肌层。1月1次。

【毫针疗法】

■方法1

取穴:以清醒区,智力区,四神聪,百会为主。精神障碍加取精神情感区,制癫区,安神区;语言、理解、记忆障碍加取视区,晕听区,记忆(方云鹏体系),语言一、二、三区,哑门;有肢体运动障碍者加取运动区上中段,足运感区,平衡区,感觉区上中段,运用区(可配大椎、身柱及颈椎5-7、胸椎10-12、腰椎1-5夹脊穴)。

针刺方法:迅速将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然后将针体推进至所需要的刺激区,不捻转,留针2~4小时,留针时患儿可自由活动。体穴按常规针刺,得气后出针,不留针。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

■方法2

取穴:以哑门、天柱、百会、四神聪为主,配大椎、大杼、阳陵泉、绝骨、太冲。如有理解、记忆力差还可取太冲、神门;言语不利者取金津、玉液、天突、通里。

针刺方法:哑门穴用捻转针法进针,针尖朝向人中穴,进针1~1.3寸,天柱穴直刺,用捻针法进针5~6分。百会沿督脉向前平刺1寸左右,四神聪由百会穴向4个方向刺入,平刺1寸。风池向对侧眼角斜刺5分深。以上穴均以得气为度。其余配穴按常规进针,也可留针。隔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

【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以哑门、风池为主,配以大椎穴。

药物选择:复方香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乙酰谷酰胺注射液。

注射方法:每次注射选用以上药物的任1种,或交替使用。每次每穴注射1~2毫升药液。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

本方法既可单独施行,也可与毫针疗法配合使用。

【靳三针治疗】

(1)针刺组:取穴:主穴:四神聪:位于百会穴左右前后旁开1.5寸;智三针:即神庭和本神穴;脑三针:即脑户和脑空穴;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为第1针,共前后各1寸分别为第2针、第3针。配穴: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和临床症状随证中减。针法:用1寸毫针,头部穴位平刺,捻转进针0.7~0.9寸,得气后采用徐疾补泻或捻转补泻,留针30分钟以上,每5~8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4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个月。

(2)电针组:在上述针刺的基础上,每次选取6~8个穴位(头部为主),用JS-78-3型靳三针治疗仪,连续波自动定时3分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3)综合治疗组:本组为针刺、穴位注射、口服药物综合治疗。穴位注射选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维丁胶钙、胎盘组织液等,选足三里,2.5毫升,每天1次。

【毫针疗法】

■方法1

取穴:肢体瘫痪取运动区(对侧或双侧)、运动前区,精神障碍、智力低下取颞3针、额5针,听觉障碍取晕听区,视觉障碍取视区,失语取言语二区、言语三区,共济失调取舞蹈震颤控制区及平衡区。癫痫发作可取制癫区、足运感区、百会。

针刺方法:用28号1.5寸毫针迅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层,然后将针斜刺推进至所选刺激区,不捻转,不强刺激,留针约2小时。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法2

取穴:根据患者症状分别选用顶颞前斜线(对侧或双侧),顶中;1线,额中线(双侧),颞后线(双侧),枕上正中线,枕下旁线(双侧)。

针刺方法:顶颞前斜线用沿线接力透刺,顶中线由前顶向百透刺1.5寸,额中线沿线向下刺1寸,颞前线自颔厌透刺悬厘穴颞后线由率谷向曲鬓穴透刺,枕上正中线及枕下旁线均由上向下斜刺1.5寸。根据患者病情,虚者用进气法行针,实者用抽气法行针,每针持续约1分钟,留针2~4小时,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留针时间内患儿可自由活动肢体。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运动区(对侧或双侧),百会,哑门,神庭。精神情感区,言语一、二、三区。以上穴位根据症状加以选用。

药物选择:乙酰谷酰胺,呋喃硫胺。

注射方法:将乙酰谷酰胺250毫克及呋喃硫胺20毫克混匀。皮肤常规消毒后,以5号细长针沿头皮刺入1~1.5寸,边注药边退针,每穴注射1毫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