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环腐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313页(2072字)
马铃薯环腐病是世界性病害,贮运期间本病可加重发生,可大大降低商品价值。
1.症状
薯块外部症状不明显,纵切开后可看到维管束部分变成黄色或褐色,重病薯维管束变色部分可连成一圈,严重时甚至皮层与髓部可以脱离。用刀切开病薯后,用手挤压,可以看到维管束部分挤出乳白色或黄色菌溢。经越冬贮藏病薯芽眼干枯变黑,甚至有的外表开裂。如果有其他细菌或镰刀菌的进一步侵染,维管束亦可变黑并腐烂。
2.病原
Clau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sepdonicum(Spieckermann & Kotthoff)Davis et al.称密执安棒杆菌。菌体短杆状,不形成荚膜或芽孢,无鞭毛,不能动。革兰氏染色阳性。生长温度范围为4~32℃,生长最适pH范围为7.0~8.4。环腐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3.侵染途径
(1)带菌种薯是主要初侵染源。采用切块播种时,切刀传病是扩大侵染的主要途径。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并且只有接触到维管束部分才能感染。实际上只要病薯混杂在种薯中,用刀切过带菌的薯块,再切健薯,就可传病,增加田间发病率。切一刀病薯能传染24~28个健薯。因此,在种薯带菌率只有1%的情况下,通过切刀传播,就能使田间发病率达到20%以上。
(2)病菌可以在盛放种薯的容器上存活,这些容器也是薯块感染的来源之一。
(3)环腐病细菌在土壤中不能长期存活,前一年收获时遗留在田间的病薯不能成为次年初侵染源。试验证明:发病地块连作不增加发病率和危害程度。用病薯和健薯间行种植也不能发生再侵染。
(4)有时害虫危害,将病株内的细菌传带到健株上而发病,但这种再侵染的病株,即使侵染较早,也很少传入地下部分使薯块带病,侵染晚的则不表现症状。
(5)灌溉水或雨水可将当年早期病薯腐烂后放出的细菌传到健薯或健株根茎上,造成感染,但在一般生产情况下很少见。
(6)带菌的切块或病薯萌发时,种薯内的细菌随养分和水分的流动沿维管束向上进入新芽,以后再进入茎、叶柄和叶内。当匍匐茎长出时,病菌从茎基沿匍匐茎的维管束进入新生薯块。病菌在维管束内破坏疏导组织,阻塞养分和水分的流通,造成营养失调,引起地上部分卷叶、矮化和萎蔫。由于病菌在维管束内分布不均匀,会出现部分茎、枝、复叶、匍匐茎或新薯发病,而其他部分无病。在北方,贮藏期的温度也影响发病,在20℃以上高温条件下贮藏,平均发病率为22.6%~28.4%,在1~3℃低温条件下贮藏平均发病率为10.2%~12.8%。
4.防治方法
只要做到种薯不带菌,就能达到彻底防治的目的。
(1)选择较抗病的品种,如郑薯4号、宁紫7号、乌盟601、长薯四和五号,高原三号和七号、同薯八号、克疫等。
(2)采用无病种薯。①整薯播种。为了避免切刀传染,采用小整薯播种的办法,连续3年可大大减轻危害。实践证明,小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减轻发病率50%~80%,提高出苗率70%~95%,增产二至三成。但小整薯要用上一年从大田中选择抗病、农艺性状好的品种,在开花后收获前选择和标记健株,收获时单收单藏或用从无病区调入的种薯。②选用健薯。汰除病薯,播种前提出窖,堆放在室内晾种或催芽晒种,淘汰病薯效果好。③芽(苗)栽。应用整薯催芽,可避免切刀传染,通过选薯、选芽防病效果可达80%以上,增产20%~25%。在甘肃、宁夏等省、区已较普遍地应用留种田和大田生产。④利用实生苗。由于环腐病菌不侵入种子,可以利用自交或杂交实生苗所结的薯块获得无病种薯。⑤切刀消毒。环腐病主要通过切刀进行传染,所以在切薯时要做好切刀消毒。操作时准备两把刀,一盆药水。在淘汰外表有病状的薯块基础上,先削去薯块尾部进行观察,有病的淘汰,无病的随即切种,每切一薯块换一把刀。消毒药水可用5%石炭酸、0.1%高锰酸钾、5%食盐开水或75%酒精。
(3)药剂浸泡种薯。环腐病菌存在于维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部的病菌。目前,以链霉素防治效果较好。
(4)低温贮藏。可明显降低发病率,贮温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