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痫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65页(2650字)

发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流白沫,喉间发异声,似叫者谓痫证。此证发无定时,发过能自苏,醒后除有暂时性头昏头痛,神形疲倦外,余如常人。本证属现代医学癫痫范畴,现代医学中的精神型、内脏型和局限性癫痫分属中医癫证、腹痛和痉证范畴。

【发病因素】

(1)惊气入胎 惊动胎气,致造化失司,阴阳乖逆,出生后稍遇外惊,或所欲不遂,或郁悖伤肝,辄自引动宿疾,致成痫疾。

(2)风痰闭阻窍络 多因感染时行风热,病后邪热虽退,然熏蒸所致风痰未撤,堵塞窍络而成痫证。

(3)瘀血挟痰蒙闭灵窍 多因外伤之后,瘀血留恋,壅蒸变化风痰,蒙闭灵窍而成斯证。

【辨证分型】

本证发作时,瞬息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喉间发出猪羊叫声,甚至大小便失禁等。若发作时间不长,形神尚可,舌苔浊腻或黄腻,脉弦或滑数者属实证;若久发不愈,间隔期短,形瘦神萎,面无华色,饮食衰少,舌淡苔薄,脉细弱者属虚证。

【治疗】

治则:发作期以醒脑开窍为主,间歇期实证以劫痰熄风镇痫为主;虚证以培补脾肾,调和阴阳为主。

1.体针 取穴:发作期取人中、涌泉、合谷、太冲、劳宫或十宣。间歇期实证取百会、大椎、风池、风府、哑门、下哑门(哑门下1寸)、陶道、腰奇、丰隆、太冲、神门、后溪;虚证取中脘、足三里、公孙、太溪、印堂、下哑门。夜间发作加照海,白昼发作加申脉。方法:捻转补泻,下哑门进针时针尖朝喉结,徐入深约1-1.5寸(小孩应减),得气即出针,余穴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针1周接下一疗程。

2.电针 取穴:百会、风府、大椎、腰奇。方法:选用规律脉冲波,频率120次/分,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时间30-60分钟,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

3.埋线 取穴:腰奇、丰隆、足三里。方法:每次选用1对穴位,用0号羊肠线,每穴埋藏1厘米,每日1次。

4.耳针 取穴:神门、肝、脾、胆、皮质下、枕、肾、缘中。方法:每次辨证选取3-5穴,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5.头针 取穴:额中线、额旁1线、顶中线、顶旁1线、癫痫区、运动区、足运感区。方法:平刺进针1寸,作提插泻法,也可接电针,选用规律脉冲,频率20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1-2小时,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

【现代临床举例】

(1)李氏以臂臑、鸠尾、膻中、长强为主穴,每月1次,每次1穴,先割治,后埋1号羊肠线,治疗癫痫141例,结果痊愈37例,好转42例,无效62例。(李秀云等,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4;100)

(2)唐氏取穴分3组,甲组取腰奇、百会、外关;乙组取鸠尾、大椎;丙组取合谷、癫痫穴。每次用羊肠线结扎1组方,每月1次,共治疗癫痫378例,其中随访125例,结果显效30例,有效59例,无效36例。(唐维礼,四川中医,1985;(11):28)

(3)杨氏等将苯妥英纳、苯巴比妥高压消毒,然后埋入双侧臂臑穴皮下,每月埋药1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41例,结果基本痊愈13例,显效76例,有效135例。(杨顺益等,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3):153)

(4)孙氏等治疗癫痫1000例,选身柱、至阳、脊中、腰阳关,用小针刀加拔罐,另选足三里、大椎等穴予以埋线,取得疗效。(孙仁平等,中国针灸,1999:547)

(5)高氏等治疗癫痫76例,用火针刺肾俞、肝俞、身柱;脾俞、心俞、筋缩,再配合针刺其他穴位,取得疗效。(高永波等,针灸临床杂志,1997;(12):24)

【古代文献选录】

《玉经·针灸歌》:“忽然痫发身旋倒,九椎筋缩无差谬。”“癫痫后溪。”

《神应经·心邪癫狂部》:“癫痫:攒竹、天井、小海、神门、金门、商丘、行间、通谷、心俞(百壮)、后溪、鬼眼穴。”

《针灸大全·席弘赋》:“鸠尾能治五般痫,若下涌泉人不死。”

《医学入门·杂病穴法(歌)》:“劳宫能治五般痫,更刺涌泉疾若挑。”

《针灸大成·玉龙歌》:“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针灸大成》卷九:“第一百三十一、五痫等症:上星、鬼禄、鸠尾、涌泉、心俞、百会。”

【备注】

(1)针灸对原发性癫痫有一定的疗效。原先已在服药者,针灸期间不得骤然停药,要根据症状改善情况逐渐减药。

(2)对继发性癫痫,要根治原发病,配合药物治疗。

(3)患者平时的工作环境宜安全,不宜参加带有危险性的工作和活动,避免过饱、过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情绪冲动,不能单独外出远行。

【辨病治疗】

上一篇:眩晕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